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用語,比如中文的「貓熊」,在某些地方也可以稱為「熊貓」。這樣的用字差異,在英語也存在類似的差異,因此有些詞彙是可以用來區別美國及英國的在地用法。
美語和英語的差異
美語與英語的差異,大多被認為僅限於拼法上的不同,例如英語的「colour」,在美語是「color」。該差異可追溯至十九世紀初,由美國知名辭書學者 Noah Webster所建立的。
Webster在彙整為他命名的辭海時,他決定簡化英語多餘的拼法或文法,包括省略他所認為多餘的「u」。但英語及美語之間的差異不僅是部分拼法上的不同,也包含許多特定的片語。例如,美語片語:「The whole nine yards」(全九碼),意思為「全部」或「一切」。在當時十九世紀的紡織業裡,布料多以九碼的長度銷售,因此該片語「全九碼」也可代表「整條布料」。
不理解美國方言的翻譯者,面臨類似片語時,有可能會忽略它的涵義而僅翻譯文字上的意思造成原意被遺失,也就是所謂的「lost in translation」。翻譯不僅是語意上的語言轉換,更重要的是文化的解釋。大眾經常只在乎「語言」的翻譯,卻忽略了「語文」的翻譯,其實應該要考量到受到歷史及文化影響的人與人之間溝通。
流行媒體的文化影響
漫威劇作《星際異攻隊2》其中一幕的角色說:「I’m Mary Poppins, y’all」。
Mary Poppins為西方知名電影裡的虛構保母,西元1964年迪士尼出片由 Julie Andrew飾演,電影其中一幕撐傘降臨倫敦街頭,動人畫面從此刻滲入西方主流文化。Mary Poppins 為攻入東方文化,字幕翻譯公司將該台詞翻譯為「我是豆豆龍」,呼應大眾喜愛的日本動畫卡通裡姊姊把雨傘送給龍貓那一幕。
雖然龍貓的引用也呼應了雨傘的影像,但龍貓與 Mary Poppins之間存在一個大大的不同,就是 Mary Poppins 在《星際異攻隊2》裡使用她的雨傘飛行,而龍貓卻只有撐傘擋雨。因此,字幕翻譯者是否應該比照原文音譯 Mary Poppins 為「瑪麗・包萍」,並假設觀眾已經知悉該魔法保母?還是尋找類似的文化參考來取代?
以上問題並沒有一定的答案,而會舉以上例子是想給讀者或作者一些建議,在尋求翻譯服務時,應該要考量到稿件是否有任何依賴著當地文化知識的內容。這樣的內容並不是無法翻譯,但有可能需要廣泛的註解來說明背景故事。世界上沒有任何流行文化是全球普遍的,寫作時該留意目標群眾是否與作者一樣瞭解所敘述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