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審完四篇論文,發現作者都不夠了解他們的研究領域,導致研究不能對所屬領域有所貢獻。而這幾篇論文作者都有個共同問題,就是文獻閱讀不足。
雖然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哪些人閱讀量不足,但要界定看多少文獻才夠,就不是這麼簡單的事了。到底要看多少書才算足夠?有因讀太多文獻而造成負面影響的情況嗎?博士生涯初期需要讀這麼多書嗎?
在寫作工作坊和寫作課中,很多同學曾經跟我抱怨,說寫論文前的大量閱讀讓他們產生一些自我懷疑。新手研究員在閱讀大量他人著作後,通常會感到無力鬱悶,開始懷疑自己的研究能否達到跟文獻一樣的高標準。此外,看了太多資訊量很大卻又枯燥的文章,有可能會打擊新手研究員對學術寫作的信心。
即使有些文章讀起來可能比較費神,但閱讀本身應該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才對。如果您對閱讀也有上述或類似的感覺,請務必跟同學和導師討論、交流一下。但話說回來,到底讀多少才夠?又假如您熱愛閱讀,有可能閱讀過多文獻反而成為阻礙?
並不是所有學者都認為在研究的初期就得廣泛且大量地閱讀。社會學家Robert Merton就曾經說過,博學與獨創有時會此消彼長。他認為,研究人員的創造力有可能因為受到他人思維「感染」而減弱。Merton的說法可能會讓人覺得,在研究計畫的初期就大量閱讀反而會降低效率,也就是閱讀會讓我們沒心情整理自已的思緒。支持Merton論述的人,可能偏愛在研究初期先自己腦力激盪,自行建立假設、整理現有的知識、定位自身的立場,並在腦力激盪結束後才開始參考他人的著作。
其他支持者,包括將「比起閱讀,我寧願自己寫」掛在嘴邊的Harry Wolcott,也認為文獻閱讀無需在研究計畫初期就開始,需等到有確切資料需近一步釐清的時候,再去找文獻。也就是說,需要引用某分析或論點的確切內容,或是要針對前人研究做補述、反論、反駁、點出問題或忽略的地方、提出改善方法等時機,才需要大量閱讀。
然而,現今許多學校機構都一致認為,博士生在研究前進行大量閱讀是理所當然的。有趣的是,這些機通常希望博士生可以在研究開始前,就提交一份完整的研究計畫供審核;研究計畫書多會包含文獻回顧和研究設計等。研究計畫的撰寫過程就跟風險管理一樣,而研究計畫審核就是為了能提早篩選出誰在博士班中能順利進入研究狀況。但是,討論研究計畫審核制度的效用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在此不贅述。儘管研究前是否需大量閱讀文獻曾經是有爭議的,提出上述要求的學校都一逕認為研究開始前大量閱讀是好事。
學校和導師應該適時提醒學生,過度閱讀也可能有缺點,應該要強調在閱讀的同時,要記得釐清自己對於研究的想法,更要清楚告訴學生,閱讀是為了讓研究更好,而非僅僅是為了達到學校要求。
我個人支持研究前就應該開始閱讀文獻,不能等到需要時才去看。不過,過度閱讀確實會有風險,不能只是一味追求看更多他人的研究,以為研究抽象概念可以藉此能帶來更多啟發。事實上,對於博士生和所有研究人員來說,閱讀一定數量的文獻後,必須適可而止,好停下來釐清自己的想法。
閱讀不應該是干擾我們的思維,而是應該幫助我們改善思考能力。將讀過的文獻內容寫下來,並將此與自己的研究做連結,可以釐清自身思緒、自己的立場論點,以及能更深入了解所屬的研究領域。閱讀過去文獻絕對是有幫助的,但要記得不要因此產生自我懷疑的想法,也不要一味將他人研究奉為圭臬。閱讀文獻是為了獲得更多研究靈感、完善研究計畫、尋找合適的研究工具、找出可以延伸的研究基礎。閱讀文獻不僅僅對博士研究初期,更是對任何研究計畫都有極大助益。
然而,要謹記,不應該因為大量閱讀,而失去自己對研究的想法。如果文獻已經阻礙了思路,或甚至要取代您的想法了,就應該暫停閱讀,並好好靜下來梳理自己的想法。我們都應該心胸開放地多方面的參考、細膩斟酌,但寫出的文章要呈現的卻是屬於自己的立場與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