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華樂思的外籍編修師們在校對文學類的研究論文時,經常發現一些重要單字被誤用的狀況,因而導致文意改變。不只是在文學領域,其他領域也常看到這些錯誤。因此,在本期的電子報中我想與各位分享編修師針對以下單字的使用建議。
Protagonist vs. Proponent(行動中的核心者與擁護者)
很多人會將protagonist這個單字用來表示proponent的意思,這個觀念積非成是,大家竟然漸漸將錯誤成習慣。讓我們來重新認識這個單字的起源,其實protagonist是指「虛構故事中的主角」、「行動中的核心者」;而proponent則意為「某項行動的倡導者」,僅是指某行動中的其中一位成員。
One-dimensional vs. Two-dimensional的正確觀念
過去大家多半知道,如果用three-dimensional(三維的)來形容某種角色或概念,代表這類角色或概念比較立體、寫實、複雜;相較之下,two-dimensional(二維的)代表角色或概念較為扁平不生動。然而,今天許多人會用one-dimensional(單維的)來形容無趣的角色或概念。
根據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的說法,沒有一種實體會是one-dimensional的物品;當然,根據近代物理學的說法來看,two-dimensional的物品也只是抽象概念,實際上並不存在。若您覺得用two-dimensional描述有點勉強,建議您可以用flat來形容即可。
Downfall vs. Drawback(敗筆 vs. 缺陷)
Downfall字面上或譬喻性的意思是「使某人衰落的事物」,例如:Expensive cars were Fred’s downfall: he spent his entire inheritance on them and went bankrupt(昂貴的名車是造就Fred衰落的原因,他為了名車散盡家財,最終宣告破產)。
Drawback的意思則沒有這麼戲劇化,僅代表「某種缺點、缺陷或問題」,這個單字通常用於形容計畫或活動,較少用在人身上,例如:Gloria’s plan to camp on Mosquito Island had just one drawback: she had forgotten to bring her insect repellent(葛洛莉亞到蚊子島露營的計畫有個缺點,那就是她忘了帶驅蟲劑)。
此外,downfall不能用來形容decline,因為相比起來,decline是較輕微的衰退。因此,除非是表示全然崩毀衰敗,否則decline衰退的程度較輕微,不適合與downfall相提並論。
省略符號
用來在引述當中省略文字的符號叫做ellipsis(複數:ellipses),例如:Tom told Sam to get the . . . cow out of the house(湯姆叫山姆去把......牛趕出屋外)。這個省略符號的例子主要是將湯姆的某些用字過濾掉;但在論文當中引述資料時,比較常碰到的情況是這樣:Ishmael remarks at the beginning of “Moby Dick,” ‘some years ago . . . I thought I would sail about a little’ --a very understated way to begin a novel of high adventure(以實瑪利在《白鯨記》開頭說道:「幾年前......我想我還是出去航行一番」。
對於一本驚心動魄的冒險小說而言,這真是輕描淡寫的開場白)。在英文例句中,出現這三個點代表有一大段文字遭到省略。若省略符號出現在句尾,某些格式規範會要求標上四個點,第一個點是句號,例如《白鯨記》同一段寫道:Almost all men . . . cherish very nearly the same feelings. . . . (無論是誰......都會懷抱類似的情感......)。值得注意的是,省略號中的每個點點之間皆須空格。
有些現代格式規範並未要求在引述文字的開頭與結尾使用省略符號,因此,除非不使用省略符號會有誤導嫌疑,否則若您不確定是否該這樣使用省略符號,最好先與期刊單位或編輯確認清楚。
文字經過排版後,省略號點點之間的空格常會消失不見。由於現代電腦印刷成果比傳統打字技術更有排版的設計感,因此您可能會想省略這些空格,不過最好還是保留起來,待出版方決定是否刪除。
在使用電腦將文字複製貼上的過程中,置於句尾的省略號有可能因此被打斷,導致一個或多個點點跑到下一行的句首。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最好學會如何在省略符號的點點之間打上「不換行空格」(non-breaking spaces)。在Windows系統上,Word檔案的「不換行空格」快捷鍵是Control + Shift + 空白鍵;在Mac系統上則是Option + 空白鍵。
如何以Parallel或Symbol表達象徵意義
文學領域的新手學生常寫出下列句子:He uses the rose as a parallel for her beauty(他以玫瑰來對等她的美麗)。然而,實際上他們想表達的是a symbol of her beauty(做為她美麗的象徵)。在文學類寫作時,最好明確了解文學象徵的相關辭彙之間有何區別,例如美國國徽上老鷹所抓住的箭與橄欖枝分別是武力與和平的象徵(symbol)。
學生也經常誤用analogy(類比)一字。類比並不是單純指涉某個用來比較的事物,使用者通常會特地加上較多說明,例如:My mother’s attempts to find her keys in the morning were like early expeditions to the South Pole: prolonged and mostly futile(我母親早上找鑰匙的過程有如人類早期遠征南極的旅程:歷時漫長,經常徒勞而返)。
Metaphor(譬喻/隱喻)是文學常用的象徵辭彙
莎士比亞曾寫道:That time of year thou mayst in me behold/ When yellow leaves, or none, or few, do hang/ Upon those boughs which shake against the cold(在我身上,你或許會看見那時節/當黃葉,或全然凋謝,或三三兩兩/掛在枝頭上對著冷風顫抖)。這段詩是在將莎翁的年歲比擬成一顆晚秋的樹木。莎翁提到樹木脫葉的段落甚至可引申為意指自己頭髮日漸稀少的情況,而這棵秋木則是代表人類老化過程的譬喻說法。
Simile(明喻)與metaphor很類似,不過明喻會使用like或as一類的詞來使比擬更為明白。英國詩人拜倫曾愛慕一位黑髮女子,並以如下詩句形容她:She walks in beauty, like the night/ Of cloudless climes and starry skies(她在幽美中行走,有如夜晚/萬里無雲,滿天星斗)。拜倫使用明喻的方式將烏黑秀髮形容成黑夜。
Allegory(託寓)是一種象徵性的敘事方式
當中故事人物可能代表某些抽象概念,而故事本身則傳達一種哲學觀,今天我們較少讀到使用託寓的文學例子。不過在求學期間最著名的例子是但丁的長詩《神曲》,當中詩人維吉爾(Virgil)是人類智慧的象徵,但丁心愛的貝德麗采(Beatrice)則象徵神的恩典,而整首詩旨在教導讀者如何免於下地獄的宿命。在C.S. 路易斯筆下的《納尼亞傳奇》中,獅王亞斯藍(Aslan)不惜犧牲性命,拯救眾人,不過最後得以起死回生。因此,亞斯藍(土耳其語的aslan是「獅子」的意思)是象徵基督的託寓人物(allegorical figure)。
Verbiage(冗詞贅語)
Verbiage(冗詞贅語)通常用於形容在無謂情況下過於冗餘的文字,具有貶意。務必不要將這個字與wording(措辭)搞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