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修和校閱為英文寫作中最後的兩個重要環節;當作者完成寫作的前端作業後(從概念發想到計畫、打草稿、修改等),方能進行此兩步驟。
假若作者在很倉促的情形下完成了前面幾個階段,文章的內容將模糊不清、結構將發展不全,很難在最後的寫作過程再進行挽救。當您要進入編輯和校閱文稿的階段時,請審慎且徹底地重新檢視文章,同時也請其他人在閱讀完您的文章後提供他們的意見。
除此之外,希望以下的英文編修校對策略能帶給您相當大的助益。
1. 讓自己有足夠時間完成寫作過程的每一個階段,包含編修階段
在開始撰寫文章前,您必須先安排時程表,然後遵循時程表的進度進行,以利自己能有更多時間專注地完成文章的所有部分。另外,建議您在校稿和編修開始前一兩天,先安排一天讓自己好好休息。這段時間內,完全不看文章內容,因為當我們對文章的記憶稍稍淡去後再重新審閱時,我們更能抓出其中的錯誤及結構上的問題。
2. 了解您的弱點
列出您可能犯的錯誤,這能幫助您在編輯文章時特別注意這些地方。您也可以每次只專注在尋找單一類型的錯誤,反覆檢視文章;一次只注意一件事情能讓您更輕易地找出文章中的錯誤。
3. 檢查文獻引用
檢查文獻引用是否遵循正確格式,並確認是否有在文末列出所有引用的文獻。當我們要複製一段文字並輸入到文章內時,常常會出現打字錯誤;因此,此步驟也提供二次確認的機會來檢視參考資料中的作者名字、書名或文章標題等是否正確。
4. 請他人給予回饋
事實上,學術作者本身就是文章的一部份,因此比較難從中跳出框架並帶著批判性的想法來閱讀自己撰寫的文章。藉由尋求外部意見,您可以打破文章既有的想法和框架,得到自己可能遺漏的觀點與見解。請他人給予回饋是改善文章的必要環節。
5. 不要單純依靠電腦的幫助
電腦上的拼字和文法檢查確實有助於改善文章品質,但卻無法取代文章校閱。請您發展並遵循自己的文章編修策略,千萬不要傻傻地相信使用電腦工具便已足夠。
6. 休息、放鬆、重讀(此為第一點的延伸)
將文章擱置不理一兩天,讓自己暫時不去想文章中的內容,藉此能夠在校閱時更加客觀且敏銳。當過了一段時間再重讀文章時,您會有新的角度校閱文章且更輕易發現文章需要修改的地方。
有時,花幾個小時執著在修改一個段落的效果往往不比暫時放下,日後再回來修改的效果好。人們通常在寫文章時是腦中一句一句的在架構堆疊,並不會考慮到全盤結構,但當您在閱讀時,句子跟句子、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關聯性跟流暢度就變成十分重要。
舉例來說,做為一個翻譯師,當我在翻譯:
“因為科技的發展,人們的消費習慣已徹底的被改變。”
這句話我可能會第一時間把它翻成:
“Because of advances in technology, people’s purchase behavior has been revolutionized.”
此句子在翻譯的當下可能讀起來沒有問題,但事後回去檢視時會發現它偏向中式英文,將其修改成以下會更加順暢:
“Advances in technology have revolutionized people’s purchase behav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