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標詞與後設論述(Signposting and Metadiscourse)
首先,我打算以兩種「後設論述」(metadiscourse)的觀點來破題。
其一是較單純的看法︰將「後設論述」視作「作者對於自己的文章─而非寫作主題─的論述」。依我之見,這樣的定義雖然方便,卻有其侷限之處。說它方便是因為它一來直觀上很合理,二來又能清楚引導讀者讀通一篇文章,這個功能雖然重要,卻常受人忽略。但也有其侷限性,是因為它不容易讓讀者能快了解並接受作者的論點。基於這個道理,讓我們來談談比較複雜的看法,即我們在處理作者、讀者、文章內容三者多變的關係時在語文方面所能採用的策略。
依Hyland與Tse(2004)兩位學者的說法,後設論述就是「最明顯的是,作者用來組織文句、吸引讀者注意,標示其對文章材料與讀者所抱態度的各種手段」。我十分中意這個說法,因為它有效地說明我們能透過文字的選擇達到特定效果。若所有的作者都能以這樣多元的視角看待寫作,必有所得。
在本文中,我將採取自己在課堂上常用的做法,將這種「說明文句的文句」稱之為「路標詞」(signposting),這是我用來構建作者−讀者−文章內容三方關係的細微手法為「後設論述」。
依此分類,路標詞理所當然是一種後設論述。其他重要的後設論述形式計有互換概念、提出證明以支持論點、深入說明重點、操作不同程度之確定性、提示作者的態度、設法吸引讀者注意、文字強烈反映作者主觀意識等等。這些手法名稱取自Hyland與Tse(2004),其內容彼此重疊,亦與筆者所謂「路標詞」有所交集。而我單獨為文討論路標詞的原因則是為初涉學術寫作的作者們往往忽略其存在。
我的學生作品大多都有使用後設論述,不足之處僅是尚需進一步認識後設論述,才能更有效運用之。然而,學生作品往往亟需多加使用路標詞。
筆者常在一對一指導學生時批評他們︰「你雖然介紹了你的主題,但卻沒有介紹你的論文」。換句話說,讀者們知道這篇論文的主題,卻不知道這篇論文將如何展開。令筆者頗為玩味的,是學生們往往在某些區域極不樂意接受筆者的建議,有的人是出於自身的各種傾向,而有的人則是因為他們認定自己的指導教授不會喜歡那種寫法。筆者對這類個案的因應之道是承認使用路標詞有時會顯得很刻意,但還是建議他們至少試著使用看看,若他們實在不喜歡,大可以在之後拿掉。
使用路標詞有一個頗為實用之處,就是寫下如「本文中,筆者將」、「檢討過X之後,筆者接下來將討論Y」、「本文分為四大部分」等文句後,即使對作者而言它們的功能就只是隨時可以拆掉的鷹架,它們對作者和讀者而言都是很明確的指示牌。若你恰好就是很討厭用這種口氣寫文章的人,你大可以在之後將其刪除,或者,將它們改寫成更有深度的說法。
在你愈來愈能掌握自己論文的脈絡後,就愈清楚哪裡可以把「本文第一節首先討論X」進階成「考量到X對任一處理法Y的重要性,本文將先說明在Z情況下X的內環境複雜性」。雖然這個例子很普通,但卻清楚顯示我們能在文句中加入路標詞(「本文先檢討……」)來增進讀者對文章主題的瞭解。
最後還有一點要注意︰使用路標詞的目的是要讓有需要的讀者知道你文章的結構。
若讀者不需要知道這麼多,路標詞就顯然只是畫蛇添足。在此舉出兩個例子︰一是文章極短,讀者馬上就會知道甚麼是甚麼,二是文章的結構本來便已不言可喻。
某些學生會為了讓文意更清晰而用類似下述的句子來結束標準IMRAD(前言−方法−結果−討論)體裁論文的前言︰「『研究方法』一章將說明研究方法,然後在『研究結果』一章檢視成果,最後於『討論』一章提出總結」。既然讀者本來就熟悉作者要用的體裁,提供這項訊息便屬多餘。前面那個句子一看就覺得多此一舉。
假如你覺得你寫了一個就像那樣的句子時,你就該知道這句話是不必要的。
參考來源:Hyland, K., & Tse, P. (2004). Metadiscourse in academic writing: A reappraisal. Applied Linguistics, 25 (2), 15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