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有一天下午我坐下來寫論文,不到15分鐘的時間我就開始分心到寫不下去了。原本安排了兩個小時來寫作,但卻完全沒進展而感到罪惡感。我對浪費了兩小時的寶貴時光感到很挫折,卻不曉得問題出在哪裡。」
- 華樂思客戶的來信提問
回答:
這位出席工作坊聽眾所提出的寫作困擾,似乎是很多人的真實情況,於是乎我繼續詢問:「在沒有寫作時,您平常下午的狀況如何?」
「呃,我常常覺得很累,很難集中精神,尤其是剛下課之後都這樣。我通常沒剩下多少力氣,精神渙散,而且很容易分心。」
其實這位工作坊參與者的狀況就像,一位慢跑的朋友平常只能一公里跑十分鐘,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突然覺得自己能一公里跑六分鐘;然後,發現辦不到之後,就開始責怪自己。
我們交流過後,她就主動把時間改到自己最能集中的時段。首先是把寫論文的時間安排到自己最能集中精神的時段,也就是上午;下午只安排不太需要集中精神的工作。您是不是也發現自己在寫作時很難集中精神?如果是的話,也許您的時間安排就是主因。
一天裡面注意力與工作表現會隨時間變化
Daniel Pink寫了一本書叫《When: The Scientific Secrets of Perfect Timing》,書中揭露了一項驚人的發現:「我們的認知能力並非一整天都保持不變。」根據書中的說法,一天裡不同的時段可能增加或減少注意力與工作表現差異高達20%。
因此,在不是最佳狀態的時段寫作,有可能使得寫作難上20%。何必無謂讓寫作變得更難呢?因此以下幾個讓自己能更專注在寫作上:
- 追蹤自己一週內的體力與注意力變化:找出自己的巔峰、谷底、恢復時段
如果您從來沒有追蹤過自己的體力與注意力變化,我大力推荐您嘗試一個禮拜。Chris Bailey在《The Productivity Project》一書中提出了以下:
「多數人的巔峰時段是從起床持續到午餐時間,而谷底時段則發生在午後最初的幾個小時裡。回復階段通常是下午的後半一直到傍晚的時段。但是,夜貓子則完全相反,巔峰時段從傍晚才開始。」
- 以注意力為核心的主動式時間安排法:依據巔峰、谷底、恢復時段安排工作
以下三個階段各自有最適合的工作類型。安排一項工作之前,先問問自己做這項工作需要多少注意力,以及是否需要進行分析性或宏觀性的思考。
1. 巔峰時段
根據Pink書中的說法,巔峰時段既是我們最能集中精神的時段,也是最機警的時段。也就是說,巔峰時段最適合做分析性的工作。事實上,他自己都透露說這本書完全是利用巔峰時段,也就是上午八點到中午這段時間寫成的,還說他從來不期待自己在非巔峰的時段能寫出什麼東西來。
★ 重點:可能的話,您應該全力保衛自己的巔峰時段,只把它分配給最耗心力的工作。
★ 最適合巔峰時段的工作:寫作與分析等需要專心與注重正確性的工作。
★ 最不適合巔峰時段的工作:乏味、例行而且偏向行政性質的工作、寫email與跑腿性質的工作、宏觀思考。
2. 谷底時段
多數人會在下午有一段精神不濟的時間,通常是兩點到四點之間。谷底時段的特徵是認知能力全面下降,而且情緒也可能變得比較低落。可能的話最好避免把需要高度集中的工作安排在谷底時段。
★ 重點:谷底時段不適合作學術寫作,比較適合的是例行性與行政性的工作。
★ 最適合谷底時段的工作:例行性與行政性的工作,比如輸入數據或打分數、差旅的文書作業、影印、在課程管理系統上發佈事項、編輯待辦事項清單等等;把參考書目輸入書目管理軟體、編排文件或參考書目的格式、檢查頁次編號、查詢參考資料、較不重要的評分工作、聽非學術性的書或存在podcast裡面的訪談內容。
★ 最不適合谷底時段的工作:編寫或修改文章、規劃大型的計畫或系統、任何需要分析性思考的工作。
3. 恢復時段
我們每天都有一個恢復時段,但有些人可能從來就沒有注意到。Pink把恢復時段與巔峰時段相類比,發現認知能力與注意力在此時段都回復了,情緒也獲得改善,但是恢復時段與巔峰時段有一項不同之處「警覺心」。巔峰時段注意力與警覺心都很高,而恢復時段注意力高但是警覺心低。這意味著恢復時段比巔峰時段更適合進行腦力激盪或宏觀性的思考,通常是下午的後半一直到傍晚的時段。
★ 重點:恢復時段可以做學術研究,但最好是從宏觀的觀點來進行。
★ 最適合恢復時段的工作:起草新研究計畫或作宏觀層面的思考、腦力激盪、規劃方案或系統、跟其他人討論研究計畫、腦力激盪、宏觀性的修改作業,比如結構與組織、規劃課程與回家作業。
★ 最不適合恢復時段的工作:分析性的工作、例行性與行政性的工作。
以注意力為核心,進行主動式時間安排
知道哪些類型的工作適合巔峰、谷底、恢復時段之後,您就可以開始以此規劃一日的工作。如果您有在使用待辦事項清單的話,不妨把它依巔峰、谷底、恢復時段作分類,讓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