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初寫者,可能會發現自己對工作效率感到沮喪與失望。您知道您的論文可以寫得更多,或是有更高的生產力,但感覺上好像是自己某些部分出了點問題。
又或者,有些初寫者,感覺上是您所處的環境或是時間管理有問題。總是「找不到時間開始寫論文」,總是在最後一刻完成了大部份的寫作,然後,稍微休息,卻發現自己又要面對即將來臨的截稿日期。
無論是以上哪一種或皆不是,我都有好消息給您,就像其他的寫作內容一樣,您撰寫的論文內容,取決於一組相互連結的習慣、思維模式與信念。
好消息是,這些都是您可以掌控、發展或更改的行為,以下是七種可以幫助您達到此一目的的習慣。
習慣一:設定並維持定期寫作的時段
設定定期的寫作時段讓您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取得進步,最終使學術寫作變得更加快樂。投入固定的時間寫作也是在向自己證明,學術寫作是您的當務之急。
然而,這個習慣由兩個部分組成:設置並維持寫作的時段。畢竟,若您沒有實際上坐在桌前,就無法寫作。
若您發現自己雖然有設定定期寫作的時段,卻又難以維持,您可能需要外在的責任機制。
首先,建立一個寫作進度追蹤系統,然後直接跳到習慣六(經常但仔細地將責任機制進行外部化)。
或者,若您安排了寫作的時段,但經常感到疲憊且缺乏專注力,請跳到習慣四(留意您的專注力、時間、精力與進度)。
習慣二:設定以成果為重點的目標與行動步驟
學術寫作計畫,不論是研討會論文還是學術論文都是規模龐大且籠統的。告訴自己要「寫」文章,或更糟糕的是,「寫書」,很快就會讓您不知所措,使您陷入瓶頸。
因此,將您的計畫分解為以成果為重點的目標,比如「到了本週末將會完成什麼內容?」,化成較小的優先步驟,就可以使您的寫作進程清晰明瞭。
另一個好處則是當您坐下來寫作時,您不會浪費寶貴的時間猶豫應該做什麼。
習慣三:發展開始與結束寫作時的慣例
寫作成為一個習慣時,效果最佳。創建一個開始寫作時的慣例,每次坐下寫作時都會進行的一系列行為,這可以幫助您更輕鬆地開始寫作,因為隨著時間的推進,您的大腦會將這些行為與寫作連結起來。
結束寫作時的慣例,也就是每次結束寫作時段時都要進行的一系列行為,支持了習慣二與四。在理想的情況下,您結束習作時的慣例至少由兩部分組成。
首先,您紀錄您結束寫作的時間及完成的進度(習慣四)。您還可以為下一個寫作時段設定可行的任務,這樣,就能將寶貴的時間花在寫作上,而不是猶豫要做什麼。
習慣四:留意您的專注力、精力、時間與進度
我們的精力與專注力並非一整天都維持一致,且每個人每天的精力波動都不同。一旦您了解一天中精力的波動狀況,就可以策略性地按照自己的精力巔峰期、低效期與恢復時間,安排自己的寫作時段以及其他所有的時間。
此外,我們的大腦無法預測事情要花費多長的時間,並記住我們所完成的事項。這兩個因素共同構成了學術寫作中的一大問題,就是我們常常低估了所需花費的時間,然後覺得自己沒有任何進度,從而打壓了自己的士氣。
追蹤自己在每個寫作時段裡完成的內容與進度,可以幫助您從兩個方面解決上述的問題。首先,追蹤特定工作,比如撰寫一個段落、閱讀一篇論文等,所需的時間,有助於您將來很好地估計類似的工作所花費的時間。其次,追蹤您在寫作時段中完成的進度,將具體顯示出您的成果。每當您覺得自己已經停滯不前好幾週時,只需拿出您的紀錄表並查看您實際完成的事項,可以有一些鼓勵作用。
習慣五:留意並修正您的思維模式與行為
即使養成了安排、保持並追蹤寫作時段成果的習慣,也無法使您免受干擾或負面想法的影響。然而,在寫作過程中的思維模式與干擾性的行為,都是可以被修正的。
改變任何行為的第一步,是意識到該行為正在發生,並保持態度開放的心看待它,這與在寫作時段期間,如何留意自己的負面思維模式及行為。
修正行為的第二步,是確定該行為的觸發因素並制定替代行為。比如,若您每次完成一節後都檢查自己的電郵,形成一種反覆的焦慮行為,那就思考該如何以另一種能幫助自己的好習慣去替代它。
習慣六:經常但細心地將責任機制外部化
您是否經常在截稿前拼命地趕進度?您是否發現研討會,有人可以互動極具激勵性?或者,您是否常常想要寫作,但經常突然有急事嗎?
大多數人需要外部化的責任機制,以使自己符合自己的期望。比如,您想去健身房運動,但除非您的健身夥伴指望您去,否則您自己還是不會去。
您可以將一些寫作人物外部化。設定每週須達到的目標寫作時段的次數,並答應在每次開始時傳簡訊給朋友,或答應每週三天與朋友在咖啡廳裡一起寫作。
然而,外在責任機制有一個隱藏的不利因素。您選擇的人選至關重要。若您找的是很好的朋友,您可能會慣於找藉口。但是,若是找了不太了解的人,可能無法幫您實行責任機制並支持與鼓勵您,最後剩下的其他人可能會直率地表示討厭協助實行您的責任機制。
習慣七:定期且有目的地徵求回饋
最後,學術是關於思想的交流,也就是說,將思想從我們的大腦意識轉變為文字,再傳達到讀者的大腦中。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回饋,可以幫助我們釐清想法,並讓我們針對遺漏的要點進行思考。
然而,這也為我們提供了最有價值的見解,讓我們知道讀者了解或不了解我們的想法。然若讀者對我們的想法給予評價,意味著我們必須努力進行有效的溝通。因此,我們需要定期詢問「這裡出於什麼原因?有沒有意義?」
不過,這裡有一個必要條件「設定好目的」。不同類型的評論,在寫作的不同階段有其不同的價值。因此,當您徵求某篇文章的意見回饋時(除了同儕審查外),也可以協助您的讀者理解,哪種回饋的類型對您最有用,讓自己與讀者間有良好的互動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