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我同學建議我給論文設定寫作目標,這樣才能每天都累積一點進度。能不能告訴我應該設定什麼樣的目標?比如說是要以時間為基準,還是以字數或段落為基準?」
-港大某博士生
回答︰
很多人都對設定寫作目標這個方法堅信不移。有的人是以時間為基準。他們會給每次寫作設定一個特定的時限,比方每天上午寫30分鐘,或每週有兩三天各寫兩個鐘頭。也有些人對時間比較無感,反而比較在意寫的字數;這樣的人所設的目標是每一次要寫多少量,比方500字、1000字、2000字這樣,不達定數絕不停筆。
就我個人而言,這兩種做法我都不會去用,因為我發現不管是時間還是字數都常會在重要時刻干擾我的思路。所以,我都是一次寫一個段落;現在這篇回答就是這樣寫成的,只要是作者都有截稿壓力。
來談談以段落為目標,或許會對大家有幫助,尤其是對那些正著手寫學位論文或是期刊論文的人更是如此;有可能您所採取的作法也跟我差不多。
一開始,我會先花點時間幫論文設定一個初步的雛型圖,也就是大綱。接下來,我就開始蒐集能派上用場的隻言片語,比方要引述的文句或一些瑣碎的數據之類的,有時也會重複利用一些過去只花30分鐘寫成的零碎片段。
我有時會把這些比較零碎的內容另存成一個檔案,依前面提到的雛型排列順序;或善用手邊的硬體,在電腦桌面上、書桌上、地板上堆滿我要用的書或PDF檔,並且翻到我要的頁次。
準備到這個階段就可以開始動手寫作了。一開始,我一定是先寫引言的部分,因為這個部分會幫助接下來的文章內容決定方向。引言完成後,我會回頭去檢討雛型圖,看看有沒有哪裡需要調整,然後估計一下要花多少個步驟來完成整個論述。
每進行一個步驟,就會把文章變成一個有標題的章節,所以一個步驟就是一個段落。如此一來,就可以把要完成的段落和手頭上能使用的時間作搭配。
假設說您正在寫一本書,全書有好幾章,每章7000字。這樣子,您寫好一章的引言之後,通常還要再寫三到四個段落才能完成一章。
我個人偏好的作法是一次寫完一整個段落。雖然偶爾也會碰到需要分成兩次才能寫好的情形,不過大多數的情況都是我一坐下就是要寫完一個段落。寫完一個段落以後,我會緊接著想想下一個段落要怎麼寫。因為往往不會是第二天就有機會坐下來繼續寫,我會一邊想一邊記下重點,這樣下次動筆時才記得之前的構想。
這種段落式的寫法重點在於怎麼樣組合。基本上寫一個段落就是用文字把蒐集到的資料拼湊在一起;這就好像在玩拼圖,形體的輪廓已經出來了,剩下就是用手邊現成的色塊把裡面填滿。
也就是說,先把要說的內容寫好、湊齊,然後加上一些字句把它們結合成一整塊。跟真正的拼圖不同之處在於,如果一個段落寫得不好,您大可以把它拆解重組,直到滿意為止。
因此,以段落為目標跟以字數或時間為目標大不相同,分段落來寫作常常是寫寫停停,但其實是一直坐在電腦螢幕前,有時在翻資料,有時在複製貼上。
有些時候,會發現手邊還少一些必要的資料。這時可以停筆去找資料,或是作個記號先把段落其他部分完成再說;每完成一個段落我都會回頭處理前面留下的問題。
段落式寫法往往讓作者充滿創作感,尤其是在把零碎的元素拼成一個整體的過程。但其實關鍵點是維持整篇文思的順暢,所以事實上花在寫新內容的時間比塞入或搜羅資料的時間多。通常我會盡量避免花很多心思去編輯已經寫好的部分,因為這畢竟只是初稿;論文寫好之後我還會再回頭來編修,往往還不止一次。
寫完一個段落的長短不定,但通常在1000至2000字之間,基本上需要一整個上午的時光。
無可避免的,我有時會在非寫作時間產生一些靈感,想到暫時擱下的問題該怎麼處理,或某個部分採用另一個做法會更好。然後把這些靈感寫在手邊任何現有的媒介上,比方信封的背面或記事本上,下次坐下來寫作時優先處理這個部分。
我發現每次坐下寫作時,先處理已經寫成的段落裡的問題會幫我的頭腦暖機熱身,讓我對接下來要做什麼更有概念。
我很喜歡這種段落式寫法。像我寫電子報時,用這個方法只需要兩三次就可以寫好一篇,甚至有時坐下來就一氣呵成,效率非常好。
就我看來,段落式寫法的秘訣在於一次只專注在整個論述其中的一個步驟上。寫作當下我心中只有目前正在討論的步驟,而不去煩惱這個步驟之前或之後的事。也就是說,我不去管其他太多瑣碎的事,而是把全副心神放在眼前一到兩個要點上面。
此時此刻,您要寫的是文章的一個部分,而非全體。停筆的時刻就是寫完這個段落的時刻。寫下最後一個句點時,心中會滿是成就感,因為您知道自己又朝完成整篇文章邁進了一步。
或許您也想試試採用段落式寫法這個策略,如果您有完全不一樣的策略,誠摯地邀請您跟我們分享。